】: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儿童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潜在的危险,儿童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尤为突出,这不仅是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立法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作为自媒体作者,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向大家普及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知识,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儿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据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青少年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人,占整体网民数量的29.5%,而近四分之一的青少年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其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轻则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重则可能引发财产损失乃至生命安全威胁,后果不堪设想,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乎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
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儿童个人信息权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儿童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设置专门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用户协议,并采取加密等安全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不得披露儿童个人信息,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还规定了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为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尽管如此,儿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存在侥幸心理,无视法律法规,擅自收集、使用甚至贩卖儿童个人信息,导致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频发,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刻意模糊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边界,打“擦边球”,进一步加剧了儿童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二)部分家长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意识,对儿童个人信息保护重视不够,有些家长习惯于在网上晒娃,无意中泄露了孩子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还有些家长疏于监管孩子上网行为,使得孩子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或诈骗信息,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三)儿童自身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由于年龄较小,不少孩子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常识,容易受到不良网站或应用程序的诱导,主动提供个人信息,再加上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差等特点,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目标。
(四)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虽然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身份验证机制来保护用户数据安全,但对于小型企业和个人开发者而言,由于技术实力有限,难以做到全面防护,使得儿童个人信息更容易遭到侵犯。
加强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有关部门应继续完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各项条款,确保能够覆盖所有可能涉及儿童个人信息处理的场景;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只有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才能有效遏制儿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政府、学校和媒体应共同发挥作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专栏节目等形式,广泛宣传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并防范网络风险,还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模拟网络攻击演练等,增强孩子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自我保护水平。
(三)优化技术手段,强化平台责任,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研发更加先进有效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比如开发专门针对未成年人使用的APP,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隐私保护需求,从源头上减少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要求各大平台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负责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机构,定期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那些屡教不改或者情节严重的违规行为,除了依法依规给予严厉惩处外,还应将其列入行业黑名单,限制其业务发展,以儆效尤。
(四)倡导多方合作,构建共治格局,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我们应该打破部门壁垒,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促进行业自律;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中来,共同营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可靠的网络天空,让他们在数字化时代健康成长!